行萬里路易,讀萬卷書難


      收拾好相機和腳架,開車走上了回家的路。 今天的離去著實有點狼狽,因爲眼鏡上的鼻架莫名其妙地突然斷落了,這對一個近視加散光的人來説,要走幾十哩海邊盤山的夜路,忐忑不安也在情理之中。 爲了應付如此不測之禍,只好一手扶著方向盤,一手扶著斷裂的眼鏡低速向前慢行。

      還好,行駛在這條濃霧重靄的夜路上,前後漆黑,亮燈的只有我一輛車。 無聊之際,忽然想起了古人的名言: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由此不免心生感嘆: 行萬里路易,讀萬卷書難。 細細想來,所謂行萬里路,既是在古代,古人的萬里路也未必僅靠徒步行走,大概主要還是以車馬舟船而代之。 如今現代更是不在話下,搭乘飛機一日之内即可抵達,借助郵輪和汽車也可周遊世界,而區區萬里之路何足道哉。

      然而,讀萬卷書則不然,沒有此種令人嘖嘖稱奇之驚嘆,因爲至今爲止,讀書的基本特點並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讀書,一字一句是要讀進大腦裏去的,一本一卷是隨著如此閲讀方能完成。 儘管當今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可在閲讀上面至今還未發現如同 copy-paste 那樣的捷徑,既簡便又快速。 有位年輕人與我也有同好,得知我時常閲讀攝影著作時驚嘆道: 現在還有幾個人願意讀書啊! 確實,現在流行所追求的都是些省時省力,立竿見影的現鈔,而讀書則是件費時費神費力,曠日持久的苦差事兒,自然難以令人趨之若鶩。 因而,縱觀熙攘世界,如今是行萬里路者日益暴增(例如旅遊),讀萬卷書者則日漸萎縮。

      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仍然在實踐著讀萬卷書。 但也不可否認,在這些實踐者之中,許多人讀書的本意多少帶有市儈的色彩,或為尋求功利實用,或爲博取虛榮美言。 雖説他們也算廣閱博覽之人,可細讀其撰寫之文,或者就書論書而發問,所得應答盡是些支吾不清之言,要麽就是主觀猜測臆斷,要麽就是抄襲他人之說。 如此這般的囫圇吞棗而不求甚解,浪得虛名而招搖過市,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樣的讀書是否真的讀通讀懂。 由此可見,在當今聲色犬馬的世界,人們要讀萬卷書是很難的,而真要讀懂萬卷書則是難上加難。



2013年8月寫於臨水閣

2 則留言:

  1.   我是一位商科的大二生,近日也在思索這個問題。我的結論為希望自己可以多讀些課外書,特別是些哲學思想。

      蠻喜歡您的文章,但找不著追隨按鍵,不知道能不能增加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喜歡拙文。 回音遲復,只是因我近來很少來管理自己這一畝三分自留地。你所說的追隨按鍵應該是新的function,讓我找一下安裝上去。今後倘若再有文外話題盡可留在讀者留言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