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雜想、雜談(一): 政黨轉型


      讀政治學的人知道,從輝格黨和托利黨開始,政黨是現代政治一個重要的標誌。 然而,一個政黨的名稱絕不象隨便起個名字那麽簡單,它實際上是這個政黨的旗幟、象徵、昭示於世的政治訴求,體現著這個政黨的靈魂和本質。 如果一個政黨更改了自己的名稱,那意味著這個政黨宣告世人它的本質改變了。 如果一個政黨爲了某種目的而留其名卻無其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那意味著這個政黨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合法性,同時也喪失了基本的政治道德。 這種現象不具有普遍性,應該說與產生這種現象的民族文化有著一定的關聯。

      由此,聯想起現在很流行的一句時髦話,即政黨轉型。 對於這句話,言者得意洋洋,似乎覓得破解難題之道; 聞者多數懵懂,未必領悟欺世愚人之味。 對這話如何理解,關鍵是 “ 轉型 ” 二字。 通常而言,轉型只是狀態的調整而已,不觸及其本質以及原則的更改; 可是如今的政治現實,此種説法不過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已,其現實所為則昭然若揭: 内容掏空,靈魂已死。

      如果真要理解 “ 轉型 ” 二字的真諦,大概可從古代史裏找到相應的例證。 信手捏來的就是,漢代的劉沛公和明代的朱重八,這二位都是起於鄉間草民,而終於君臨天下之典型。 按照馬克思主義史學觀的説法,他們都是從農民階級的領袖蛻變成為地主階級的代表。 雖説古代領袖個人與現代政治團體完全不同,簡單類比似有牽強; 但兩者在各自演變之中實質變化似曾相識,異曲同工,這樣的比較不無有提纲挈领之益。 這即是,由於地位的轉變,當年反對者卻成了當年被反對者的代表。 歷史的循環就好象是一面哈哈鏡,既照古人也照今人,站在這面鏡子前看看自己,確實是蠻有趣的。 看來,黃炎培先生當年在延安所提的周期率之論仍在繼續。



2013年11月寫於臨水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