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二代 ” 與 “ 五世而斬 ”


      “ 紅二代 ” 的説法流傳有些日子了,我沒太在意,近來卻成了熱議時髦的話題,還演變為 “ 紅二代 ” 與 “ 官二代 ” 區別的爭論。 有好事的記者在採訪陳小魯過程中,專門詢問了他,大概是以爲元帥之子的解釋有點權威性。 陳則以劃定外延的方法來作詮釋,其大意是,以文革前行政十三級以上的幹部為界,這樣家庭的子女應屬於 “ 紅二代 ”。 讀後,心裏縂覺得不是個滋味兒,大概我這人是歷來不識擡舉; 但是,如此解釋不免讓人聯想到當年譚力夫的理論,似有異曲同工之味。 看來,陳小魯當年還真沒有白組織 “ 西糾 ”,而中央文革對 “ 西糾 ” 也沒有看走了眼。

      現今對 “ 紅二代 ” 的各種詮釋多少都帶些血統論的色彩,這種説法頗有些市場,也根深蒂固。 但在我看來,這個名詞應當作兩部分來理解,即 “ 紅 ” 與 “ 二代 ”, 而 “ 紅 ” 則是其關鍵。 這個 “ 紅 ” 應當理解為一個意識形態的概念,並具有兩方面的含意,其一、“ 紅 ” 是指意識形態,即包含思想、信念、理論、觀點、認識、立場、和態度,以及由此相應的行爲舉止。 其二、為 “ 紅 ” 者應該具有這樣的意識形態,並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爲舉止體現出來,而所有這些與具有者的血緣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係。

      具體的解釋就是, “ 紅 ” 的意識形態就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和共產主義的思想 (既沒有羊頭狗肉的特色,也不教唆迷茫亂 “ 摸 ” 的實用),否則這個 “ 紅 ” 就無從談起。 倘若某人被稱爲 “ 紅 ”, 那麽此人應該真正掌握並運用,堅信並堅持這樣的意識形態。 倘若某人被稱爲 “ 紅 ”, 只能歸結為此人的思想認識,而不是血緣關係,換言之,父輩祖上是否 “ 紅 ” 並不能決定其子孫是否 “ 紅 ”。 道理如此淺顯,大概不需要展開了吧。 再則,“ 紅 ” 者所持的信念應當是始終如一的。 不過,在歷史上和現實中,變換或背叛自己信念之人也屢見不鮮,這樣的人可稱之爲脫離者,或者叫作叛徒。 最可惡的是,那些挂 “ 紅 ” 招牌,戴 “ 紅 ” 帽子的宵小之輩,在矇騙愚弄他人之中販賣私貨。

      弄清楚 “ 紅 ” 的含義之後,代際輩分的排列也就不那麽困難了。 這個時髦的名詞定為 “ 二代 ”, 既然是 “ 二代 ” ,那麽當然有其上一代,即 “ 一代 ” ,也會有其下幾代,即 “ 三代 ”, “ 四代 ”。 從世界範圍來看, “ 紅 ” 的第一代當然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其他後來者由此排列下去。 就中國而言,共產主義運動的創始人與早期的先烈們自然為 “ 紅一代 ”, 後來者們以此排列出代際輩分。 無論哪代哪輩,要害還是在於堅信堅持。 倘若如此,即使今天,如果某年輕人具有這樣的思想和認識,也可稱之為 “ 紅三代 ” 或 “ 紅四代 ”,這與他/她是否出自於行政十三級幹部的家庭毫無關係。 反之,既便是早期的共產黨員,也不能歸爲 “ 紅 ” 之列, 例如陳公博、周佛海、顧順章、向忠發等,這些人是絕然不能被看作 “ 紅一代 ” 的。 再看看如今的 “ 紅二代 ”, 許多人的父輩都是文革前行政十三級以上的幹部,而今天的他們卻一個個不是 “ 每個毛孔流著骯髒的血 ” 的暴發戶,就是賣身投靠外國資本的買辦。 有人歇力試圖在這些 “ 紅二代 ” 與 “ 官二代 ” 之間作出個區分,真是不明白此爲何來。 還有一幫大肆揮霍祖上福蔭餘德的孫輩男女,儘管其祖上也還算為 “ 紅一代 ”,但他們只不過是群招搖過市,光鮮無恥之徒而已。 令人諷刺的是,譚力夫的理論在他們身上徹底失敗。 即便如此,竟然還會有不少媒體象蠅逐臭肉般地把他們捧為 “ 紅三代 ”,不愧是樁咄咄怪事。 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倘若他們的祖宗地下有知,不知該作如何感想。 走筆到此,只能嘆息一聲: 今天的中國,什麽東西都變味兒了,整個一個烏煙瘴氣!

      想起了老人家曾經談起過 “ 五世而斬 ”,心裏不免唏噓。 在前蘇聯,從建政至垮臺畢竟還經歷了數代之久; 在中國倒好,隔代就變,而且蛻變之快速,手段之狡黠讓人瞠目結舌,為其他民族難以企及。 由此看來,早產兒只能如此,天不假年,無可奈何。



2014年3月寫於臨水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