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詩人李季


      在半睡朦朧之間,腦海裏忽然冒出了詩人李季的名字。

      李季這個名字,對今天的文學青年來説或許是很陌生的; 可在我們那個時代,他的名字卻是中國新詩的一個代表。 他的名聲鵲起之作就是《王貴與李香香》,這首著名的長詩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記得當年在從格律詩詞轉向新詩的道路上,他是我非常尊崇的新詩詩人之一,同時他的作品對我的影響也很大。 對於新詩,儘管各派的風格各異,但在我看來,要琅琅上口還是應該講究點韻律節拍,儘管不必那麽嚴格。 除此而外,新詩主要應該追求的是高、遠、深的立意和意境,而不是詞藻的華麗和堆砌,以及那些雕蟲小技的賣弄。 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朗朗詠誦,回味無窮。

      以前我讀過李季的詩都是些人手抄錄的段落,直到1975年解甲歸田,才接觸到他的真正的詩集。 那年春天,我自己區區不多的藏書已經不能滿足閲讀的欲望,因而去上海市圖書館找些書看。 進了圖書館,豐富的藏書真讓我興奮雀躍,儘管規定不許外借,只可室内閲讀,那對我來説已經是很滿意了。 我閲讀的第一本書就是李季的《玉門詩抄》,它給予我當時的震撼至今還記憶猶新。 真是愛不釋手啊,可無奈於舘槼,爲了學習新詩,我只好一首一首地全部抄錄下來,同時還抄錄了詩人梁上泉的《雲南的雲》,還有詩人韓笑的詩集 ( 那是如今談之色變的文革時期,又被無限誇大爲文化毀滅的時期,可這些文革前的優秀作品依然向公衆開放 )。 抄錄一天,如獲至寶的滿足感使人忘卻了手痠人累,由此,在那一段時間裏,我天天下班之後啃著乾糧,泡在圖書館裏做抄錄,這構成了我當時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想起了李季,找到了他的詩集,在字裏行間,我們仍然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筆下的那個年代: 堅強的脈搏、豪放的氣息、純樸的真摯、如火的激情。。。

      讓我們再次朗讀他的幾首詩吧:


送XX囬玉門

                                        站臺上響起了第二遍鈴聲,
                                        我把你的手緊握在我的手中。
                                        你問我還有什麽話兒,
                                        帶給戰鬥在祁連山上的弟兄?

                                        我真想和你一路囬去呵,
                                        想到幾天後的你,我真有點眼紅;
                                        把我這顆心帶囬去吧,
                                        爲什麽要讓它長久忍受這思家的苦痛。


      黃浦公園

                                                 我從南京路,
                                                 步行到黃浦公園。
                                                 我用黃浦江的水,
                                                 洗了手和臉。

                                                 過路的人呵,
                                                 請不要發笑;
                                                 我還是第一次來到上海,
                                                 我要把童年的記憶洗掉。


      江南草

                                        菊花怒放的秋天,
                                        我第一次來到了江南。

                                        雖然我來也匆匆,去又忙忙,
                                        但你的美麗卻一千倍地超過我的想象。

                                        望著你那花團錦繡的城市,
                                        最美麗的畫卷都失去了顔色;

                                        漫步在風光明媚的水鄉,
                                        就是傳誦千古的絕吟也顯得蒼白。

                                        你的美麗使我感到羞愧;
                                        詞囊裏竟找不到一個形容你的詞彙。

                                        人們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天堂只不過是人們按照你的模樣編織的幻想。

                                        我知道秋日裏還不能顯出你的神奇美妙,
                                        我見到的也只是你那千里花香中的一棵草。

                                        可是,我就要囬去了,
                                        我就要帶著這片草葉囬去了。

                                        我要把這片草葉帶到沙漠上,
                                        我要把這片草葉帶囬我的家鄉。

                                        我要把它種在戈壁灘上,
                                        我還要對我的鄉親們這樣講:

                                        “用我們的汗水灌澆它吧,
                                        讓我們的大戈壁也變得象江南一樣!”



2013年3月寫於臨水閣

8 則留言:

  1. 潜兄,如果你不解释,我并不能把李季和《王贵与李香香》联系起来,他远远在我读诗的时代之前。你录在这里的这两首诗,实话实说并引不起我的特别强烈的共鸣,但我完全可以理解你的感受。

    读你这篇文章,当初你沉浸在他诗中的那份痴迷和现在回忆时的美好反倒能深深地感染我。我想你喜欢李季的诗就像我喜欢舒婷的致橡树一样,我们喜欢的不单纯是诗本身,我们喜欢的是那个时代风华正茂的自己。

    回覆刪除
    回覆
    1. 葉子,你畢竟是六十年代的人,因而你的留言體現出你我之間時代的差距。不處在同一時代,同一環境,沒有相同的經歷,在許多事情上就很難找到共同的語言和強烈的共鳴。這是可以理解的。《王貴與李香香》確實是李季成名之作,由此確定了他在詩壇的地位。這部長詩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被茅盾評爲一部史詩,代表新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如你確有興趣,可從網上找到一讀。估計不會引起你的共鳴,因爲離你更加遙遠。

      我抄錄的這三首詩都是五十年代的作品,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從藝術而言,無論古詩還是新詩,詩通常會以景抒情,或者景情交融,並由此昇華到更高的境界,這樣的詩才讓人回味無窮,銘記難忘。這三首基本特點是前半部寫景寫實,后半部抒情昇華,讓人似乎覺得詩句之外還有未盡之言。例如,“把我這顆心帶囬去吧,爲什麽要讓它長久忍受這思家的苦痛。” ,這最後的兩句似乎凝聚了千言萬語,讓人琢磨。“思家”是詩眼,看似平常字句,實際上千挑百撿,詩人用這兩個字代替了想念玉門油田,這是一種藝術的昇華,也是一種精神的昇華。用哲學語言來説,就是從具體上昇到抽象。這樣的詩句當然也反映出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作了這番解釋,我不知道你是否真能理解。

      我回想起李季,僅僅就他的詩和那個時代而言,爲了短文的邏輯,順便交待如何接觸李季的詩的過程,根本就沒意識到“喜歡的是那個風華正茂的自己”。我從來沒讀過舒婷的詩,儘管那時朦朧詩風靡一時,原因其一,我那時已經告別了文學,其二,我對朦朧詩不感興趣,認爲是時代病症的一種臨床表現而已。這看來又是你我之間時代的差距。我收集一些詩集,主要是五十年代以及之前的詩人的作品,從不收集文革之後的詩,無論人們如何推崇。就象我收集電影一樣,但文革後的中國電影不在此列,這些電影,我基本是不看的。當然,我也收集一些外國詩人的詩集,例如歌德、莎士比亞、雪萊、海涅、普希金、萊蒙托夫、惠德曼等,我最喜歡還是海涅和普希金的詩。

      刪除
    2. 潜兄,我写了一个很长的留言,给发丢了,我只能记得大意了。

      我去读了《王贵与李香香》,除了觉得陕北风格的语言亲切,的确不能找到其他的共鸣。或许李季是这种文学作品的先锋,但后续的,特别是文革时的很多作品都是这个风格,已经很程式化了。

      我说的“我们喜欢的不单纯是诗本身,我们喜欢的是那个时代风华正茂的自己。”或许表达的不是很清楚。我是想说,我们是怀念那个我们经历过的时代。虽说我是六十后,但也与那个红色时代擦边,比如说我喜欢马玉涛的歌,一听《老房东查铺》就会想起七十年代初,我们在山西过年时,全家从那台熊猫牌的收音机里听新春音乐会,父亲总是背着手在屋里踱步 ……

      我喜欢外国民歌,是因为那是我恋爱季节的一部分,之后很多年我都很拒绝流行歌曲,直到去年我们听到《中国好声音》,我才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精彩。我现在居然也能接受一些摇滚音乐了。

      抱歉,我从诗说到了歌。

      刪除
    3. 李季這部長詩是新詩創作上的嘗試,而且是一次成功嘗試。爲什麽要嘗試,説來話長,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讀讀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就理解了那個時代,尤其是延安文藝工作者們創作的傾向(現在人們對《講話》嗤之以鼻,我不以爲然,其實許多問題講得是非常深刻的)。後人模仿這種風格,那是後人的事情。問題是後人是什麽人,他們爲什麽要模仿?其中一點就是民族化、通俗化,文藝作品要有生命力,要廣爲流傳,這樣的風格是很重要的,“下里巴人,和者衆多”。一味追求“陽春白雪”,其結果只能是“和者蓋寡”。這也不僅僅是現代人這麽做,更不僅僅是毛澤東所倡導的。你去看看中國最早的詩歌《詩經》,就是從民歌採集而來,其中的許多詩甚至是原汁原味的民歌,最後變成了高貴的士大夫們搖頭晃腦的吟唱。由此看來,老祖宗就懂得這個道理。程式化實際上也不僅僅從現代開始的,你所熱衷的格律詩和詞牌不就是一種嚴格程式化的具體例子嗎。在中外文學史上,文學藝術程式化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爲什麽僅僅拿文革說事呢?我對一味把文革妖魔化的説法,是不以爲然的,其中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認認真真,理性客觀,擺脫個人恩怨,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來重新思考。我曾經在萬維上說過,六十年代以及後來的人實際上並不了解多少文革,也沒有多少文革的經歷,他們主要來源於其父母或者其他年長者,因而人云亦云。這是一個基本事實,六零年出生的人,到六六年時只有六嵗,能知道多少事情?!把文革說成十年那是出於政治目的的需要,居然被那麽多人欣然接受,愚氓啊。

      當今的中國撥開那些浮光掠影,五光十色,實際上就是文化沙漠。在陽光照耀下的沙漠,黃沙也會閃閃發亮,奪人眼目;但是,黃沙終究是黃沙,不會變爲金子。在中國,一群土產的識字流氓和鍍金的海歸騙子把整個文化教育弄得個烏煙瘴氣。我相信歷史早晚會對這三十年的中國文化教育作出歷史的審判的。我想我不會為了欣賞黃沙而犧牲自己並非寬裕的寶貴時間;再説了,這個世界上黃沙到處都有,何必拘泥於一地。

      不用抱歉,詩和歌是緊密相連的,也可互相轉換的,所謂“對酒當歌”的歌不就是吟詩嗎。

      刪除
    4. 潜兄千万不要动气。相信我有很多地方表达不当,因为很多时候我自己的内心其实也是很自相矛盾的。我无意说服谁,我只是试图表达我的不能被那个时代的诗歌感染的感觉,也试图理解你当年的感动和如今的怀念。时代造就人,我们年龄上相差的那十年八年就是这样的结果,我想这也不是我们谁的错误。我也并不认为那个年代一无是处,因为它带给我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我也不欣赏现代中国的社会风气,有太多的无奈于其中。不过无论如何我都还是对中国抱希望的,毕竟她是我们的祖国。

      刪除
    5. 葉子,不要誤解,我沒動氣,更不是對你而發。我知道你我由於種種原因,在認知和感受上有所不同,這當然在情理之中。我有時想借機表達一下對所見所聞的看法,大概叫做“借題發揮”吧,寫著寫著,情緒就流露出來,自然不是針對你的。

      詩歌創作產生於一定的時代,由於時間和環境等制約,自然會打上時代的烙印,也必然具有其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是能否引起共鳴的一個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另一個原因應該是詩的立意和意境,流傳千古的詩句並不是因為詞藻華麗而被流傳,而是在於立意和意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讀者,每個讀者各有其所欣賞,千差萬別,縱然千古絕句,不被賞識亦為枉然。我覺得就詩歌創作和欣賞而言,多讀些各個時代,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詩作,這樣應該是有益無害的。

      我們這番對話既然由論詩而起,那麽僅詩論詩,這樣比較容易找到共同的話語。

      刪除
  2. 出来透透气。

    新诗以前读过一些,现在还有些印象的有:郭沫若的《女神》、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贺敬之的《回延安》。

    《女神》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能感觉到有很大的创作自由度。《团泊洼的秋天》和《回延安》在建国之后,虽然时代不同,但政治倾向明显。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创作于安文艺座谈会不久,更多地在实践“文艺为劳苦大众服务”的精神。GD尚未掌权,所以政治还没有完全挂帅,创作气氛比较松宽。

    回覆刪除
    回覆
    1. 銷聲匿跡有些日子了,“出來透透氣”?什麽意思啊?不過,我決不會往“放風”那裏想。哈哈!

      沒錯,《女神》和《大堰河,我的保姆》確實是《講話》之前發表的,而且寫作和發表之地也不在延安。所以,不存在受《講話》的影響的問題。況且,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學狀況,寫什麽都有,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是不多見的。《囘延安》是五十年代寫的,而《團泊窪的秋天》則是1975年寫的,這兩首都是政治詩,再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就不難理解了。而《王貴與李香香》在1946年發表,當然是受到《講話》的影響,而李季本人就是延安出來的詩人。

      延安文藝座談會一開始就爭吵辯論不休,否則怎麽會開近一個月。《講話》只是最後總結性發言,同時也是毛表達了自己對一系列問題的見解。當然,人們對此實際上也未必人人心悅誠服,但大多數人在大多數問題上還是認同的。這就是當時歷史真實的情況。後來不斷的拔高,那是後來時過境遷的事情,不可歸結為原本就是如此。我之所以不以爲然現今人們對《講話》全盤地嗤之以鼻,是因爲其中對許多問題的論述非常深刻,很有見地,具有啓發指導意義,例如民族化的問題,爲什麽人服務的問題,普及與提高的問題等。我儘管也可視其為一家之言,但沒見到現今中國還有哪位大家之論能在深度和廣度上,與此相提並論,甚至超過它。當然,我也不甚同意其中一些論點,黨的工具論(實際上是列寧的觀點),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等等。從歷史角度來看,這實際上反映了歷史的局限性和個人的局限性,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刪除